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华东师范大学罗岗教授为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师生讲学

时间:2024-04-22来源: 作者:阅读:

4月20号上午,应信阳师范大学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邀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罗岗在社科楼演播厅为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师生做题为“胡焕庸线与重新理解中国”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院长吕东亮主持,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专业教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和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共同参加本次活动。

罗岗教授首先回顾了“胡焕庸线”诞生时的历史背景,指出了中国抗日战争与“胡焕庸线”之间的密切关系。罗岗老师认为“黑河一腾冲线”不仅具有人口、气候、经济等方面的意义,同时蕴含了极为丰富的人文和政治意义,“胡焕庸线”是建立在一个“整体的中国领土空间”基础上画出的人口地理分界,它的提出打破了近代以来“本部-边疆”的中国想象,使中国文化版图不再仅限于南北二分,也让东、西的划分具有了理论依据,重构了抗战时期国人对于整体中国的认识。罗岗教授进一步结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的相关论述,阐发了西北内陆地区对于中国的战略意义,并以此批判了日本满蒙学研究、海外新清史学派有关“中国”的谬说。罗岗教授认为,胡焕庸等地理学家是破除“本部”话语的践行者,他们另辟蹊径,特别注重从“整体的中国领土空间”这样一个地理实体中陈述地理问题,立足于这个地理实体内部的自由区域进行科学分析,这使得过去被误读的国家版图以一个清晰的秋海棠状的中国疆域轮廓呈现出来,是近代整体中国意识的重要依据。“胡焕庸线”带来的意识转变也挑战了中国新文学的边界,迫使现代文学直面中国的广大农村以寻求新的表述主体,由此,一种新的“人民-民族”的视野浮出地表。

讲座的最后,吕东亮院长对罗岗教授的讲座做了扼要的点评,并组织学生积极提问交流,罗岗教授对问题作出了详细解答,师生们受益匪浅,增进了对文化与历史的相互作用的理解。对于传媒学子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探索艺术文化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罗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现代文学资料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上海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纽约大学东亚系、比较文学系访问研究员,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访问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